发布日期:2025-07-14来源:南方新华管理咨询团队整理浏览次数:92
中国企业从不缺乏 “战略” 的概念,但多数企业的战略管理都呈现出“荒废状态”,战略要么沦为空洞的口号,要么与运营脱节,无法真正指引企业发展。这种现象背后,是对战略本质的误解与管理体系的缺失,一味的要求利润和销量以及现金流,哪里不足就去拆东墙补西墙的填充,虽然也有意识到这不是长久之计,但也苦于没有好的应对策略,今天南方新华的管理咨询专家帮你支支招。
一、战略:决定企业终局的生命线
战略是企业的最高行动纲领,直接决定企业未来 5 年、10 年甚至 20 年的生存与发展质量。它的核心价值在于:
明确方向:指引企业 “该做什么、不该做什么”,避免在市场中盲目试错;
凝聚共识:让员工理解行动的意义,形成合力向共同目标迈进;
提升格局:帮助管理者跳出日常琐事,聚焦关乎企业命运的战略性问题,从长远视角规划发展。
一个企业的未来,从今天的战略中便可窥见。缺乏清晰战略的企业,如同大海中没有航标的巨轮,仅凭经验航行,触礁与覆灭只是时间问题。
二、战略管理“荒废状态”的根本原因
中国企业的 “战略病” 并非偶然,其根源在于认知、意识、能力与机制的多重缺失:
高层战略认知匮乏
许多企业高层对 “什么是战略”“如何做战略” 缺乏基本理解,将战略等同于 “目标口号” 或 “年度计划”,未能认识到战略是涵盖方向、路径、资源配置的系统规划。这种认知盲区直接导致战略制定流于形式。
危机意识与战略责任感缺失
部分高层习惯于 “走一步看一步”,对市场竞争、可持续发展缺乏危机感;即便终端市场出现预警,也难以从战略高度反思问题。更关键的是,他们未能履行战略管理的核心职责 —— 推动战略落地、动态调整并对结果负责。
战略质量低下,沦为 “假大空泛”
不少企业的战略充斥着空洞表述(如 “成为行业领先者”),却未明确实施路径、资源需求和责任主体。这种 “空中楼阁式” 的战略,无法指导经营、管理与市场竞争,最终导致 “战略与运营两张皮”。其深层原因是缺乏战略管理专业人才 —— 领导不懂、执行层也不懂,战略自然成了摆设。
战略管理机制与体系缺位
即便设立了战略委员会、战略发展部等机构,多数企业仍未建立 “战略规划 — 决策 — 执行 — 评估 — 修订” 的闭环机制。部门职责模糊、工作目标不明、考核标准缺失,导致战略管理沦为 “纸上谈兵”,无法应对内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。
三、从 “有战略” 到 “会管理”
破解战略管理的 “荒芜” 困局,核心在于回归战略本质,构建系统化能力:
重塑高层认知:明确战略不是口号,而是 “目标 — 路径 — 资源 — 责任” 的系统组合,高层需率先掌握战略管理方法,承担起战略制定与落地的核心责任;
强化危机意识:定期审视市场趋势、竞争格局与自身短板,将危机预警转化为战略调整的契机;
提升战略质量:避免 “假大空”,聚焦 “具体问题”—— 如 “如何差异化竞争”“需要哪些核心能力”“资源如何分配”,让战略可落地、可衡量;
搭建战略管理体系:建立从规划到评估的全流程机制,明确战略部门的职责、考核标准,确保战略随内外部环境动态优化。
最后,唯有如此,战略才能真正从 “纸上” 走到 “地上”,南方新华管理咨询师认为这将会是企业成为指引企业穿越周期、赢得未来的生命线。
咨询
热线
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