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licy News

智库
政策新闻 行业洞察 新华智库 公司头条 行业研报

一个公司提升利润的底层逻辑?

发布日期:2025-05-21来源:南方新华管理咨询团队整理浏览次数:91

一个公司提升利润的底层逻辑,说白了就是三句话:多收钱、少花钱、让钱转得更快。这三点是根儿,所有具体方法(比如搞促销、砍成本)都是从这三点里生出来的。  

第一,多收钱:让进来的钱越来越多  

利润的起点是“收入”,收入上不去,谈利润就是白搭。怎么多收钱?核心是让更多人愿意为你花更多钱,花得更勤。  

- 让更多人买:比如一家卖奶茶的,从1家店开到10家店(覆盖更多客户),或者线上开直播卖货(触达原来没见过的人),客户变多了,总销量自然涨。  

- 让每个人花更多:比如奶茶店不光卖10块钱的基础款,还推出20块钱的“加料豪华版”,或者买奶茶时顺手推销5块钱的小蛋糕(客户本来只想花10块,结果花了25)。  

- 让老客户常来买:比如搞个会员体系,充值100送20,或者每月8号买一送一,让客户觉得“不在这买亏了”,本来一个月来1次,变成一个月来3次。  

总之,多收钱的底层逻辑就是:扩大“买单的人”的数量、提高“每人每次花的钱”、增加“同一人花钱的次数”。  

第二,少花钱:让出去的钱越来越少  

光多收钱还不够,要是赚100块花出去90块,利润只有10块;但如果花出去60块,利润就有40块。所以“少花钱”和“多收钱”同样重要。  

- 直接成本少花:比如生产衣服的,原来买布料10块钱一米,现在找工厂批量订1000米,砍到8块钱一米(原材料便宜了);原来1个人一天做5件衣服,现在用新机器,1个人一天做10件(人工成本摊薄了)。  

- 间接成本少花:比如公司原来租1000平的办公室,其实只用600平,剩下400平空着,现在退掉多余的,房租省一半;原来打广告乱投钱,现在只投给“肯定会买的人”(比如老客户推荐新客户),营销费少花一半,效果还更好。  

少花钱的底层逻辑就是:把每一分钱都花在“必须花”的地方,砍掉“可花可不花”的钱,甚至让“不得不花的钱”也能砍价。  

第三,让钱转得更快:同样的钱,多赚几次  

钱就像“滚雪球”,转得越快,滚得越大。比如你手里有100块,一年能让它赚10块利润;但如果这100块半年就能赚10块,然后马上再用这100块赚下一个10块,一年就能赚20块——这就是“资金周转”的魔力。  

- 比如卖衣服的,原来进一批货要3个月才能卖完,现在通过打折促销,1个月就卖完,钱收回来马上进新货,一年能多做2次生意,利润自然翻倍。  

- 再比如收账,客户买东西欠你钱,原来要3个月才还,现在改成“付定金就发货,货到3天内结清”,钱回来得快,就能更快投入下一轮生意。  

总结:利润的底层逻辑就是“收入做加法,成本做减法,周转做乘法”  

- 收入多了,是“基础盘”大了;  

- 成本少了,是“到手的钱”多了;  

- 周转快了,是“同样的钱生出更多钱”。  

这三点环环相扣,比如多收钱的同时控制成本,再让钱快速转起来,利润想不涨都难。反之,要是只盯着“多卖货”却乱花钱,或者钱收回来就闲着不动,利润肯定上不去。